(文化)734分!——私立一中学生林朱妍、郑逸扬分享学习心得
本篇文章1119字,读完约3分钟
正一阳
颜
8月7日,中考成绩公布。仙游县中学生燕和郑宜阳以734分并列第一。前几天,记者采访了两位校长,听他们分享学习经验。
颜:
补足不足,注重细节
“这是我今年第一次拿第一,比预计分数多了30多分。”当朱林·颜在中考中取得最好成绩时,他的嘴角不停地上扬。“我最怕主观题,在评定分数的时候,我也是按照最低分来评定的。没想到考了这么多分。”。
朱林燕通常下载一些应用来帮助她学习。中考结束后,她卸载了它们,等学校重新开学的时候,她会安装一些合适的应用。至于用手机玩游戏,她承认自己以前也玩游戏,但是渐渐觉得游戏都一样,就不怎么玩了。
在学习方法上,颜主要侧重于克服错误问题。在她平时的工作中,遇到自己做不到的问题,就会圈出来,然后有针对性的刷同一类型的题材,直到熟练为止。考试后,如果成绩落后,她会花更多的时间在较弱的科目上。
考试的时候会把需要注意的小细节标注出来,比如大字“看单位”,提醒自己经常犯的错误。
颜的母亲告诉记者,孩子从小养成学习习惯非常重要。在燕小学时,她注重培养女儿的注意力,实现高效学习。“比如她在看书的时候,不会请她吃饭,让她专心做事。”我妈还说颜是个不沉迷玩手机的自觉孩子,会主动学习,所以她敢于适当“炒股”。
这个娇滴滴的姑娘也喜欢多养点肉,旅游。暑假期间,一家人打算去南京旅游。“六朝古都,很久以前就想去,喜欢去博物馆多的地方旅游。”严说:
郑宜阳:
坏习惯要反复修复
结果公布的前一天晚上,郑宜阳紧张得睡不着。结果公布的时候,郑宜阳原地跳了起来。他也很保守,对自己的中考成绩很满意。
"我做题很慢。"郑宜阳笑着告诉记者,他太慢了,没考完,就开始训练,有时间把整张卷子做完,然后就可以心平气和地把卷子做完了,还有十几分钟就要考试了。他也承认,考试期间的心理也很重要,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。
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长期与自己的坏习惯作斗争。郑宜阳会在随身携带的水杯或学生证上给自己一张“票”。自制的便利贴如“速度慢”、“粗心”、“计算缜密”都是他提醒自己要克服的缺点。"像仓鼠一样,这是一个重复循环的过程."郑宜阳说,很多不好的问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复发,需要反复修复。
同样喜欢养植物的郑宜阳表示,中考成绩好最理想的奖励就是多买几盆吃虫植物,比如“捕蝇草”。郑宜阳的妈妈告诉记者,家里阳台上已经有好几盆植物了,郑宜阳在照顾。
她还告诉记者,七年级时难以适应的郑宜阳,曾经退步到150多名学生。当时郑宜阳也很着急。“开始变得不自信了,该怎么熟练的背?我让他背给我听,然后抽查。渐渐地,成绩提高了,自信心也上来了。父母能做的就是鼓励和陪伴。”郑宜阳的妈妈是这么说的。
本报记者彭立成/文
(照片由受访者提供)
标题:(文化)734分!——私立一中学生林朱妍、郑逸扬分享学习心得
地址:http://www.huarenwang.vip/new/20181024/11.html
免责声明:莆田新城网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本地城市生活门户网站,莆田新城网所著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@163.com,莆田新城网将予以删除。